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
1.高压分散补偿方式
此种方式指的是在将其安装到变压器高压一侧,从根本上改善发电机电压质量的一种电力电容器补偿装置。通常都是把它应用在高压配电网当中。
2.高压集中补偿方式
此种补偿方式指的是把电力电容器安装到变电站或者是6——10kv的高压母线上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如果负荷相对集中、和配电母线距离相对较近、同时补偿容量非常大的场所当中,要把电力电容器安装到用户配电箱的低压母线上,能够降低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无功消耗,同时还会发挥出一定的补偿功能。另外,采用此种补偿方式的优势就在于具有自动投切功能,因此,可提升用电效率。再加上,投资成本偏低,方便进行维护。缺点则是此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效益偏低。
3.低压分散补偿方式
此种补偿方式指的是结合某些特殊的用电设备对无功量的需求,从而把电力电容器分散式的安装到周围用电设备中,这样一来,用于补偿高低压线路以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需求。此种方式的优势就在于:当设备处在运行状态时,便会投入无功补偿;而当设备停止运行后,补偿装置也便停止运行,这样一来,能够大大减少配电网以及变压器当中有功损耗。但是,其缺点为电能的利用率非常低,且投入的资金偏多,再加上,难以和点动、反接制动电机相适应。
低压集中补偿方式
陕西电力电容器
此种补偿方式指的是把低压电容器借助和低压开关与变压器低压母线相连接,而控制保护装置则是由无功补偿投切装置来充当,按照低压母线中的无功负荷量实现电力电容器自动投切。事实上,电力电容器投切动作都是整租完成的,不能实现平滑调节。而对于此种补偿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连接十分简单,且后期维护量偏小,输电线路损耗较少,因此,成为当前无功补偿常使用的一种手段。
电力电容器安全应用的分析
1.对允许运行电压和电流的要求
当电力电容器处在正常运行状态时,电力电容器保持在额定电流下运行,大电流不能大于额定电流的1.3倍,同时三相电流差不允许超过5%。
2.谐波问题
事实上,电力电容器对电压较敏感的,由于电力电容器损耗和电压平方之间呈正比例关系,这样过大的电压会导致电容器发热,从而加速电力电容器绝缘部门出现老化,严重缩短使用周期,情况严重的还会发生电机穿。所以,使电力电容器保持在额定电压下运转。通常不能超出额定电压的1.05倍,且电压不能大于额定电压的1.1倍。如果超过此值,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降温对策。
3.合闸问题
当关闭电力电容器组时,不能带电进行操作。这是由于电力电容器放电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如果电力电容器开关出现跳闸现象,如果立即进行重合闸,那么电力电容器放电不够及时,这样就会在电力电容器当中存留一部分与重合闸相反的电荷,此时瞬间出现的冲击电流值会非常大,使得电力电容器的外壳向外扩张,发生爆炸。因此,当在对电力电容器进行合闸操作时,首先要将断路器断开约3分钟。
4.允许运行温度的要求
当电力电容器处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周围环境温度在-25——40摄氏度范围;而内部各种介质温度在65——70摄氏度之间,不然会发生热击穿。另外,电力电容器外壳温度不能大于55摄氏度,所以,电力电容器的使用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温度不能超过允许值范围。
5.爆炸问题
在电力电容器运行阶段,常常会使内部的元件发生击穿,损坏绝缘外壳、漏油等现象出现,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电力电容器发生爆炸。然而,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通常每组电力电容器额定电流量值的1.5——2倍计算,安装相应的熔断器。当电力电容器被击穿时,那么熔断器开始融化,从而立即和电源断开,以防电力电容器产生较大的热;另外,相关人员还要随时检测电力电容器的温度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避免发生爆炸事故。